“忆沧桑岁月,看今日巨变。那时候,每天粗茶淡饭,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像样的饭菜,如今田野里庄稼丰收,果园中瓜果飘香,餐桌上营养俱全,天天都像过大年;那时候,城区的楼房不多,农村全是土屋瓦舍,新时代,新变化,新面貌,农村家家住上了小康屋,城市掩映在绿水青山间;那时候,几条狭窄的公路铺满尘土,遇到雨雪天,大家只能望路兴叹,如今,村村铺上了幸福路,把外面的世界联络了起来,公路广了,人心宽了,日子更有奔头了。”近期,央视网推出的一段视频《“改革开放40年百城纪事”之平凉篇》刷爆了朋友圈,引来无数点赞和评论。
40年春风化雨,40年砥砺奋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业”“农村”“农民”发生了巨大历史变迁,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农业正在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正在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正在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新家园。
从“二牛抬杠”到农业现代化——
农业正在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古老的“二牛抬杠”耕作模式,一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仍在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的平凉广大农村,随处可见。
曾几何时,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的庄稼人都有一个强烈愿望:“照明不用油、耕地不用牛”。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这一憧憬已成现实。“二牛抬杠”耕作模式早已退出历史舞台,结束了“听天由命、靠天吃饭”的时代,取而代之的是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四轮铁牛”机械化耕作已在平凉大地全面实现。
庄浪县通化乡通边村村民陈进平说,以前一家人一天种10亩地,累得腰酸背痛,“现在有了农机,一天种50多亩地,那也不叫事儿。”
传统的“二牛抬杠”被更多的农业机械所替代,是平凉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标志。
记者从市农牧局获悉,截至今年10月中旬,全市农机总动力达117.1万千瓦,同比增长3.5%。特别是农机装备结构发生积极变化,联合收割机等高性能耕作机械持续增长。同时农机作业水平快速提升,围绕旱作农业、草畜产业、果菜产业发展,全市积极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力促进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残膜捡拾、果园管理等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新产品的示范推广,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农机作业发展新格局,农机作业面积得到大幅提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2%。
从改革开放之初到现在,随着土地承包制的实行,从以粮为纲,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我市特色优势产业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由结构单一到调整优化、再到产业化推进的巨大转变。
我市改变“就粮抓粮,以粮为主”的老路子,引导群众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调整农业结构,利用全国苹果最佳适生区、全国肉牛优势发展区域这一优势,按照适宜区全覆盖和扩量提质创牌增效的要求,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着力发展牛、果、菜特色优势产业。截至2017年底,粮食总产量105.58万吨,较1978年的50.84万吨翻了一番多。特色优势产业经历了探索起步、示范推广、基地建设、产业经营四个阶段,发展到2017年的肉牛饲养量116.82万头,水果总产量153.07万吨,蔬菜总产量165.62万吨。
“平凉金果”为国家商标局注册的全国市级第一个苹果类证明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华名果”称号;“平凉红牛”为全国唯一的活牛类证明商标,被认定为甘肃省驰名商标,入选首届消费者喜爱的100件甘肃商标品牌,“平凉金果”和“平凉红牛”被列为国家级运动员及重大赛事专用食品;我市荣获“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市”殊荣。按照“主导提升、多元支撑、融合推进”的发展思路,马铃薯、中药材、核桃、畜禽养殖等区域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生产加工、销售物流、乡村服务、休闲旅游等产业异军突起,加快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一种“身份”到一种“职业”——
农民正在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过去,“农民”是一种身份,如今,“农民”正在成为一种职业。
1965年出生的景永学,上世纪末在乡村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当他看到品质在全国数一数二的静宁苹果,市场份额非常小时,就寻思如何通过有效的营销实现当地优势资源的转化,为改变家乡贫困面貌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1997年,景永学发起成立了静宁县农业新技术推广协会。20多年来,协会会员发展到五千多人,人均年纯收入净增3000多元。2007年7月11日,在静宁县供销、工商等部门的支持下,景永学引领1000多名骨干会员成立了我省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格瑞苹果专业合作社。
让景永学记忆深刻的是2009年7月,他应泰国前副总理披尼邀请到泰国考察,并签订了1亿泰铢的外贸协议。“祖祖辈辈住在深山旮旯里,连县城都很少去,更别说坐飞机、出国考察,这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
“我要为这40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而记述。”今年71岁的李映忠,是静宁县一名退休老干部。李映忠告诉记者,1978年改革开放时,他正当而立之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几年间,他曾是为农民群众要回销粮的公社书记,也是推行农村集体土地承包到户经营的实践者,见证了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生活现状。他在回忆40年变化的一篇文章中写到:“依靠苹果产业富裕起来的静宁农民,摆脱了过去吃粮靠救济、花钱靠贷款的迫窘,如今过上了好日子。果农们再不像以前的‘炒面客’拿着镰刀进关山当‘麦客子’挣钱了,而是在自家的果园里当果树专家,管理着自己的金果摇钱树。”
随着老一辈庄稼人年龄的增大,外出打工者返乡创业,甚至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年轻人投身农业生产的现象已越来越多。
灵台县梁原乡安冯村的安拴虎,对于小时候的经历,记忆犹新。“那时候真是苦,一家人吃不饱、穿不暖,一年四季新鞋也穿不起。”
走出农门、逃离土地曾是父辈对他最大的期望。然而在外闯荡多年的安拴虎,又回到了这片土地。2007年,安拴虎和妻子一起,回到老家,在村子对面的山上——崇信县木林乡,注册成立虎啸山家庭农场,栽植400多亩的苹果、核桃。现在,果园已形成气候,在果园里走一圈,整齐划一、错落有致的果树,让人惊叹不已。
一大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正在逐步形成,这也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2016年,我市表彰的首届“青年创业奖”中,他们多数从事农业产业开发,或为农业产业服务,其中静宁德美地缘、平凉丰源、泾川泰源、庄浪贡禾、崇信龙祥等企业负责人都是返乡创业人员或农村青年就地创业典型,他们的创业背后,反映出一大批怀惴梦想、挥洒汗水的职业农民,在广阔的农村天地实现着自己的创业梦想。
从土窑洞到小康屋——
农村正在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挣死挣活,给翟家沟不敢做活——不是上山就是过河。”40年前的崆峒区柳湖镇永红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那时,村民大部分还住在312线国道以南的山沟里,湍急的颉河穿村而过。河面上架着一根独木,一不留神就会掉进河里。村民挣扎在温饱线外,吃水靠担,一身衣服破了烂了打补丁,大娃穿完小娃穿。
同样在位于灵台县新开乡南部的高岭塬村,散落在9个山头的群众,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尘土没过了脚面,穿着鞋土进鞋,脱了鞋土烫脚。
经过40年的发展,我市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经济取得重大突破,村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困到解决温饱、再到建设小康的巨大转变——行走在泾河两岸,青砖白墙、绿树环绕的陇东民居映入眼帘。水泥路通到门口,自来水通到锅头,社区服务到村头,一个个美丽宜居的乡村成为一张张靓丽名片。
“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进,国家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落实,特色优势产业的蓬勃发展,农村积蓄的潜在能量得到充分释放,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全市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2.05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67.7亿元,增长81.8倍;农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53.7元增长到2017年的7611元,增长141.7倍。1983年至2000年,减少贫困人口70.56万人;2001年至2010年,按照625元的贫困标准,减少贫困人口47.93万人;2011年至2017年,按照现行贫困标准,减少贫困人口63.0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41.54%下降至9.12%,崆峒区实现脱贫摘帽,并加快向整市脱贫迈进。
农民收入的提高,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升,自行车、收音机、钟表、缝纫机老一代“四大件”从普及到逐渐退出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彩电、洗衣机、电冰箱、手机等生活必须品,电脑、空调、汽车等消费品进入寻常百姓家。
静宁县治平镇雷沟村村民雷向龙告诉记者,村里好多村民不仅在村里建起了小二楼,在县城也购房。目前村里拥有小汽车的农户达到300户,占全村总户数的77.7%,建成二层以上小洋楼的家庭占到全村总户数的75%,雷沟村成为名副其实的富裕小康村。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东方时空》栏目分别对我市泾川县城关镇凤凰村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助力脱贫攻坚进行了现场直播报道。借助“三变改革”的政策机遇,凤凰村探索建立了“文化+旅游+扶贫”的乡村旅游模式,取得显著成效。乡村旅游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1400多元,曾经脏乱差的小山村变成了休闲旅游、住宿娱乐的综合体。不到两年时间,村里贫困发生率从30.54%下降到了0.7%,今年将实现整村脱贫。
从1978年“大包干”到延续数千年的农业税的取消,从新时代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到土地承包再延长30年,在希望的田野上,一个个诸如凤凰村的贫困山村,在国家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揭开了“三农”发展的新篇章。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市正以实施乡村振兴为重点,不断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