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这边独好
——改革开放40年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综述
初秋的天曌山日月湖谢谦摄
大美广元,神往之地。
这既是来广元游客的感叹,又是本地市民的心声,更是改革开放40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重视旅游产业发展的结晶。
今非昔比。身处秦巴山区腹地,路途遥远,资源散弱,乘兴而来,扫兴而去,这是昔日广元旅游给客人留下的印象;如今,西成高铁的开通,使“蜀道难”变成了“蜀道通”,航线开往珠三角、长三角,天堑变通途,慕名来广元的游客成“井喷”。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广元旅游产业经历萌芽发展、起步发展、快速发展三个阶段,如今已经进入黄金发展期。
2017年,全市接待游客4514.47万人次,旅游产业总收入334.56亿元,分别增长19.1%、26.6%。
从无到有旅游产业发展历经三个阶段
如果要问改革开放四十年,全市的哪些领域变化最大,旅游业一定榜上有名。
40年时间,见证了广元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全过程。
1985年,广元建市,广元旅游业进入萌芽发展阶段。
1993年,由市政府办公厅及市计委联合批文组建成立自筹资金的集体性质旅游企业天马旅行社,广元正式出现了旅游业态。
1994年,市旅游事业管理局正式成立,广元旅游进入起步阶段。
1995年,经四川省旅游涉外饭店星级评定小组检查评定,利州宾馆被批准为二星级旅游涉外饭店,也是全市第一家星级饭店。
1998年,广元第一次实行旅游统计,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118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4514万元。
2006年,皇泽寺和翠云廊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07年,苍溪红军渡、中国·苍溪梨文化博览园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广元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08年,汶川大地震,广元借助灾后恢复重建,共投资17亿,完成剑门关景区重建等29个项目,对后续旅游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广元旅游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13年,出台《关于全面加快推进文旅兴市的意见》,全市上下形成“文旅兴市”发展共识。
2017年底,剑门蜀道剑门关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市国家A级旅游景区数量达到40个,数量居全省第二。
如今,全市共有星级饭店20家,其中四星级酒店2家、三星级酒店10家,全市共有旅行社14家,形成了以川北古玩城、京东广元馆为代表的一批旅游购物点,国家5A级旅游购物点达到6个。
开门即见绿,临窗闻花香,梦醒听鸟鸣,闲坐读风月。如今,无论是广元市民,还是外地游客,都能够明显感觉到广元这座城市日益提升的颜值和持续增加的旅游魅力。
生态康养打造脱贫致富奔康的聚宝盆
餐饮火爆、客房紧缺……一系列的现象显现在节假日期间,旅游市场购销两旺的喜人景象,不仅使各旅游企业大为受益,而且带动了全市商业、餐饮、住宿、交通运输等产业发展。
旅游业可谓“一业兴,百业旺,核心在富民”。
今年国庆大假期间,全市境内饭店爆满,酒店床位出租率平均达到96%以上。
餐饮业在旅游业拉动下迅速发展,“不吃剑门豆腐,枉游天下雄关”,到剑门关游览的游客除了看美景,毫无例外地要去品尝剑门豆腐宴。1000多人口的剑门古镇,有近百家豆腐店,每到饭点各个饭店门庭若市。
“回想40年前的剑门关镇,低矮的房屋、泥泞的道路、露天的粪池……别说旅游,一大家人每天吃了早饭就没有午饭,家里也是一穷二白,到处都是荒凉凉的……”剑门关镇帅府大酒店董事长卫少能感慨。经过40年的改革发展,农村也在经历着沧桑巨变。随着整体人均收入的提高,大家开始有了休闲度假的需求,大家也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农村,农村也随即迎来了一个生态康养产业转型的好时机。
每到周末和节假日,是卫少能最忙的时候,也是旅游产业发展给他带来日渐富裕的生活,他也见证了从解决温饱到康养旅游发展的蜕变。
旅游业发展,为当地群众开辟了就业、增收新门路。
“引进中青旅、华侨城、川旅投等一批事关广元旅游长远发展的大项目落户广元……通过发展生态康养旅游产业,到2020年,广元力争创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大蜀道国际旅游目的地。全市年接待游客超过6000万人次,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到15万人,旅游业成为广元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现代服务业。”市旅发委主任张骏如是说。
40年风雨,40年变迁。
如今,全市旅游业在全域旅游的新时代下已经走出了一条独具地域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并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这座正在建设的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正受到全国各地越来越多游客的喜爱。
(记者刘怀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